卫灵公在位四十二年,自从娶了当时的大美女南子之后,国家政务就有了南子的参与。
一般来讲,太子已立,国君如果年迈,可以让太子辅政。但是,卫灵公却让年轻貌美的夫人南子辅政。这就让当时的太子蒯聩感受到了威胁。太子蒯聩和夫人南子之间也就有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调节这个矛盾,就成了太子蒯聩的最大考验。当然,这个考验他并没有经受得住。
他解决问题的方式很简单,就是直接派人刺杀南子,而且是要当着卫灵公的面公然刺杀。这种情况下,把国君逼得下不来台,那不就等同于发动政变了吗?如果要发动政变,那只派一个人刺杀,没有后续计划,又怎么可能成功呢?
当然,决定刺杀计划的蒯聩不但想得简单,而且还不会选人。他找了个叫做戏阳速的手下来刺杀南子。可是,当机会就在眼前的时候,戏阳速突然打起了退堂鼓。看着眼前的国君和夫人,他害怕了,不敢动手了。
蒯聩发现戏阳速迟迟不动手,就给他试了好几个眼色,结果戏阳速就当做什么都没看到,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但是,南子却看到了,她立马反应过来,知道太子要杀他。便站起来大声喊:“太子要杀我!”
旁边坐着的卫灵公愣了一下,再看一眼太子,发现太子脸色都变了,就知道太子真的计划杀人了,而且杀的还是自己的心爱的人。一怒之下,就要让人把太子拿下。
不过,太子是不会束手就擒的,当他发现计划暴露的时候,转身就跑了,逃到宋国去了。后来,又逃到了晋国,希望晋国能够帮助他复国。
三年后,卫灵公立了个遗诏,等他去世之后,就让少子郢当国君。结果,就在南子准备按照遗诏拥立郢的时候,郢却突然不干了。他说,卫国还有太子活着,虽然他逃亡了,但毕竟还是太子,所以这个国君的位置,他恐怕坐不安稳。南子看他死活不肯答应,最后只好立太子蒯聩的儿子当国君,也就是卫出公。
儿子当了国君,那蒯聩应该可以安安心心地回卫国去了,只要让儿子把国君的位置让出来,自己不就可以成为卫国的国君了吗?于是,赵简子便让阳虎带十几个侍卫,以送给卫灵公送葬为名,把蒯聩送回卫国去。
但是,让蒯聩万万没想到的是,他刚到卫国,就被卫国人赶了出来。也不知道是他平时太嚣张跋扈了,还是南子的命令,竟然没有卫国人愿意接纳他。
十二年后,蒯聩派人联系了自己的姐姐,想通过自己的姐姐来发动政变。
那么,蒯聩的姐姐有什么样的实力能够帮助得了他呢?
蒯聩的姐姐嫁给了当时卫国的大臣孔文子,还生了个儿子,叫作孔悝。孔文子在卫国受人尊重,势力不小。蒯聩要的就是孔家的威望和势力。
当时,孔文子已经去世,而蒯聩的姐姐却勾搭上了孔文子的仆人浑良夫。浑良夫长得英俊帅气,却地位低下,虽然勾搭了主人的老婆,但心里多少有些自卑。于是,蒯聩便告诉自己的姐姐,可以让浑良夫来帮助自己,一旦成功了,浑良夫的地位不就上来了吗?到时候,我就给你俩做媒,还有谁敢说你们门不当户不对的吗?
于是,浑良夫便把蒯聩偷偷地带回了孔家,然后绑架了孔悝。孔悝当时就懵了,自己的母亲带着奸夫仆人和自己的舅舅把自己绑架了?
只不过,蒯聩他们并没有给他太多时间考虑,逼迫他和自己三人结盟,利用孔家的威势发动政变。
蒯聩他们劫持着孔悝,召集人手,准备带人攻入宫廷之中。卫出公听说老爹杀回来了,立马就带人跑路了。
当时,孔子的爱徒子路正是孔悝的家宰,听说太子蒯聩回来了,而且正准备发动政变,单枪匹马地冲入孔家,想从蒯聩手中救出孔悝。可惜,蒯聩知道他在孔家有一定的号召力,怕出事,就派人将子路围杀而死。临死的时候,子路还摆正了自己的衣冠,因为君子即便死也要死得堂堂正正。
蒯聩杀死子路之后,最后的障碍也就没了。于是,他便带着孔悝进入宫中,终于从自己儿子手中抢来了国君的位置。
当上国君的蒯聩被称为卫后庄公,因为前面已经有一个卫庄公了。即位后,他觉得自己在外流浪这么多年,这些大臣都没有一个愿意接他回来,甚至还派人阻止他回国,心生怨恨之下,就想把满朝文武杀个干净。最终因为担心大臣们作乱,才没有下杀手。
他在位只有三年的时间,倒不是因为三年后就病逝了,而是因为荒唐而作死的。
有一天,他在城墙上看见己氏夫人的头发很漂亮,就派人把她的头发剪了下来,准备给自己的夫人做个假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在古人眼里,这就是杀人父母的行径啊!
还有一次,他在城墙上,看见远方的戎州,他就纳闷了,卫国是中原国家,为什么要划出一片地方给戎人居住,于是,就派人毁了戎州。那些戎人就跑到了晋国,向赵简子告状。赵简子见蒯聩当上国君之后就牛气哄哄的,对自己都不那么尊重了,便准备帮助这些戎人复仇。
卫后庄公是一个爱享受的人,上台之后,就命匠人大规模建造宫廷,制造器玩等等,而且还不让他们休息,很多人因此而累死了。这也就在匠人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再后来,他准备驱逐国卿石圃。石圃得到消息后,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带着那些匠人造反,攻打卫庄公。赵简子听到消息之后,就派人通知戎人,让他们攻打卫国。卫后庄公在内外夹击之下,逃出了宫城,躲进了一户人家之中。进去之后才发现,这里竟然是被他剪了头发的己氏的家。
他跪在地上,拿出了身上的玉璧,告诉己氏,只要她救自己一命,就把玉璧送给她。己氏看着卫后庄公,冷冷地来了一句:“杀了你,这玉璧也是我的!”
于是,卫后庄公就这样惨死在了己氏的家里。
卫后庄公死后,卫国国君的位置兜兜转转又回到了他儿子卫出公的手中。但是,经历了卫后庄公之乱后,卫国的国力基本已经消耗一空了。而此时,春秋已经进入了尾声,战国时代即将开始。在大国争雄的战国时期,卫国已经彻底沦为了一个小国。卫后庄公之乱等于是卫国彻底衰落的一个拐点。
在商鞅变法后的第五年,卫国自降为侯爵,几十年后又贬为君。
“君”这个称号,在战国时期,是诸侯国的大臣才叫的,比如,白起就是武安君。卫国自贬为君,那是因为他们的土地只剩下濮阳一带,其他的基本都丧失了。整个国家的实力,跟当时的大国的卿大夫差不了多少了。
当然,可能正是因为卫国较早地自贬为君,地盘又小,所以在战国七雄眼里,卫国就是个透明的存在,几乎没有谁会去注意到他。正因如此,卫国的宗祀才能延续到秦二世时期。当时,可能是想起了还有这么个小君主,秦二世才贬卫君角为庶人,卫国宗祀彻底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