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人民币兑日元(1980年人民币兑日元多少)

□金旼旼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但前提是这个史必须是真实的历史,而非戏说臆想;否则,从错误的历史中得出错误的教训,以讹传讹危害不浅。近来,随着贸易摩擦风险升高,有关《广场协议》的解读重新为人关注,但一些常见的误读仍大行其道,值得厘清真伪以正视听。

一种常见的误读是,1985年9月22日签署的《广场协议》是美国遏制日本崛起的举措。但当时正值冷战高峰,虽然美日贸易摩擦日趋激烈,但双方仍是安全盟友关系;美国面临的第一威胁来自苏联,不存在全面遏制日本的动机。

并且,《广场协议》并非单一针对日本,当时签约方为五个:美国、法国、联邦德国、日本和英国。协议目的是解决美元对当时主要贸易伙伴货币高估,以及美国贸易逆差持续扩大问题。

1980年代初美元持续走强、美国贸易逆差快速扩大、美国经济陷入衰退是《广场协议》诞生的历史大背景。因此,美国试图通过倒逼主要贸易伙伴调整政策,来解决美国自身经济问题。

1979年年美国通货膨胀率高达13%,1980-1982年期间美国经济连续两次陷入衰退,经济滞胀问题凸显。为此,1979年上任的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启动加息计划,强行压制美国通胀,但利率提升也导致美元汇率大幅上涨,加剧美国贸易逆差。

据经合组织统计,从1980年到1985年,美元对当时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日元、马克、法郎、英镑的升值幅度达到约50%。美元大幅升值给美国出口带来巨大压力,1980年美国尚能实现经常账户顺差,但到1985年经常账户逆差占GDP的比重高达2.71%。

为此,1980年代初上台的美国里根政府开始对当时主要经济伙伴施压,其解决思路有二:一是推动他国货币升值和金融自由化,这有助于逆转美元升值势头,增加美国出口商品竞争力;二是推动他国市场开放,增加对美国商品进口。这最终促成了《广场协议》。

因此,美国确实利用其经济和军事霸权强迫他国调整政策,以实现美国利益的最大化;但该协议并非单一针对日本,更称不上刻意打压日本的阴谋。

另一种常见的误读是,《广场协议》是日元升值、日本经济陷入“失落十年”的罪魁祸首。协议导致日元升值不假,因为这正是协议目的所在,但日元升值和日本经济陷入“失落十年”之间却并没有因果关系。

《广场协议》签署后,日元对美元开始大幅升值,1985年-1987年日元对美元升值超过50%。但这种升值是对此前日元低估的修正,日元估值并没有脱离基本面。

如果日元是因美国干预造成过度升值,那么此后必然贬值,但这并未出现。美元对日元汇率在1980年约1比220左右,到1987年为1比145,到日本经济泡沫破裂的1991年时为1比135,此后迄今美元对日元的波动幅度主要在80-120区间,这意味着《广场协议》后日元虽然大幅升值,但并未偏离均衡值,反而是向均衡汇率靠拢。

《广场协议》签署于1985年,日元快速升值是在1985-1987年间,而日本经济泡沫破裂是在1991年。也就是在协议签署后五年多时间里,日本经济非但没有出现任何动荡,反而是在加速增长。

且《广场协议》的签署国有五个,签约后除日元外,西德马克对美元汇率在短期内也大幅升值40%,为何后来只有日本出现了严重经济危机?可见真正原因还得从日本内部来找。

就1990年代初日本经济危机成因,经济学家已基本达成一致。例如,日本前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在2004年撰写的论文《日本汇率政策失败所带来的教训》中说:“造成严重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并不是日元升值本身,而是当时日本政府采取了错误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由于担心日元升值有损日本经济竞争力,日本政府通过放松信贷来维持经济扩张势头。从1985年至1987年,日本央行将基准利率从5%降至2.5%,过剩流动性导致日本股市、楼市泡沫越吹越大。

到1989年,日本政府意识到经济过热风险,但却选择激进加息来解决问题,从1989年5月到1990年8月,短短一年多时间里日本央行基准利率从2.5%飙升到6%。急剧收紧的货币政策刺破经济泡沫,日本经济因此陷入长期停滞。

因此,虽然《广场协议》和后来的日本经济危机确实存在“相关性”,但却很难说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日本政府在面对外部压力时自乱阵脚,先过度释放流动性、此后又过快收紧银根,接连决策失误才是造成日本经济陷入停滞泥潭的根本原因。

虽然日本经济在1991年泡沫破裂后陷入长时间零增长状态,但值得注意的是,当时日本已基本完成战后经济复兴目标。1991年,日本名义人均GDP已达2.87万美元,高于美国的2.44万美元(IMF)。因此,虽然此后陷入十多年的零增长,但日本已跻身一流发达国家行列,国民生活水准已达到很高水准。

同时,在经济危机后,日本私营部门也开始积极寻求出路。日本企业利用日元大幅升值机遇大幅增加海外投资,将大量产能转移到海外以化解贸易摩擦压力。

日元升值和贸易摩擦也倒逼日本企业加快结构转型和科技创新步伐,“日本制造”加速从一般加工制造向高科技、高附加值制造业转型;同时日本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精益生产也成为全球企业学习的楷模。

因此,虽然日本经济陷入零增长陷阱,但日本私营部门的全球竞争力却不降反升。在泡沫破裂的1990年代和新世纪初,大到汽车小到随身听,日本商品依然风靡全球。

上一篇: 100人民币等于多少印度币(一百元人民币兑换印度钱)
下一篇: 万向信托股打有哪些(万向信托公司简介)
《1980年人民币兑日元(1980年人民币兑日元多少)》文档下载: PDF DOC TXT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