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科伦康乃尔药业有限公司(吉林科伦医药贸易有限公司)

桐城人方柏林:一架“南桥” 横跨东西

方柏林,安徽桐城人。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外语系,南京大学英美文学硕士学位。笔名南桥,现居美国,在美国高校从事课程设计工作,业余从事文学翻译。曾著有关于教育的两本书《知识不是力量》和《及格主义》,翻译过《一个唯美主义者的遗言》、《布鲁克林有棵树》、《另类的英雄:萨特传》等多部文学作品。多家媒体的撰稿人或专栏作者。

桐城人方柏林:一架“南桥” 横跨东西

一架“南桥”横跨东西

——访知名翻译家方柏林

来源|新金融观察报

他是知名翻译家,名字常常与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们一同印在书封;他是著名博主,网易博客读书大赛冠军,豆瓣博客点击率第一;他在美国的大学工作,帮助教授们对课程进行设计和包装;他是丈夫、是父亲,是旅居俄克拉何马州的一个中国家庭的支柱。他的中文名字叫方柏林,让人联想到欧洲的一座城市;他的博客署名却是南桥——来源于他童年成长的那座村庄。他一直靠译笔和文字东渐着“西学”,可在自己的美国长大的孩子身上,又急切地烙下中国印。

方柏林,安徽桐城人。南京大学英美文学硕士学位。2002年负笈美国,后获得雪城大学教育硕士学位。目前在美国俄克拉何马基督大学工作,业余从事翻译。曾为《金融时报》、《麦肯锡高层管理论坛》等境外媒体翻译稿件。文学类译著有:《赛珍珠文化传记》(合译,彼得康著)、《河湾》(V·S·奈保尔著)、《转吧,这伟大的世界》(科伦·麦凯恩著)等。

翻译工作之外,方柏林同为国内知名撰稿人,为《南方都市报》、《新京报》、《文汇报》、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等知名媒体供稿。

方柏林出生于安徽桐城,故乡的痕迹伴随着他一直到遥远的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桐城学派”依然是这座安徽南部小城引以自豪的顶点。“我的一些老师几乎就像桐城派的遗老遗少,”方柏林笑说,对传统的尊重贯穿于他整个儿时的教育。甚至到了美国,他也翻译着同乡诗人陈所巨的诗作,努力地告诉他人“桐城”这个地方。

翻译家方柏林

但是作为翻译家的方柏林,更大的成就仍在于向国内译介西方文学:“毕竟我的英语并不如美国人那么好,所以,还是把外语翻译成母语更为得心应手。”1972年出生的方柏林在1997年正式开始了自己的翻译生涯。最初,他的起点就十分高企。迄今为止的十数部著作中,许多都属于、或者有关于那些最伟大的作家:赛珍珠、V·S·奈保尔、福克纳、品特。这些人拥有一个共同的身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但是几乎一直以来,翻译对于方柏林来说,都不是主业。文学翻译之于他,是业余的爱好,更是“孤独的事业”。因为“白天有工作,家里还有年幼的孩子”,这让他的翻译时间零碎地分散于晚间。家里太闹,他就“只能开车出去,去附近书店、图书馆做。”对于国内翻译每千字60-80元的价格,他感到无奈,却也并不因此而退却,相反越发地严谨和细致。凡有不懂处,必定标记下来,然后四处问人,包括作者。以至于有时连作者都嫌他较真。

有一次翻译的过程中,他发现书中描述主人公独自一个人开车去考驾照,“这是怎么回事,因为照常理,考驾照的人必须有持正式驾照的人坐在边上。”作者后来答复他说:“汉斯(主人公)应该有国际驾照,这国际驾照是允许他独自开车上路的。”

“我一定不是最好的翻译,但一定是最认真的翻译之一。”既谦虚,又当仁不让。因为老实人的天性,因为“死磕”的劲头,方柏林翻得很慢,却充满前瞻。最近的一部书是《转吧,这伟大的世界》。2010年12月15日,在国内获得了微山湖最佳国外小说奖,仅仅三天之后,消息传来,本年度的美国国家图书奖亦授予此书。

桐城人方柏林:一架“南桥” 横跨东西

“博客王”南桥

曾经有网友问方柏林,为什么辗转去了美国。他在博客上用一组词汇作为回答:定向、户口、档案、人事、下海。虽然简短,却精确无误。方柏林在国内的最后一个工作是“课程设计”。但是他并非科班,于是有了求学的欲望。加之妻子的督促,最终他去了美国雪城。

在去美国之前,方柏林就曾暗暗发誓,等自己到了美国那个地方,一定要告诉国内的同胞,美国究竟是一副什么模样。这是他写博客的动因之一,再加之一向的倾诉欲:“我一直都喜欢写些东西,这是我的一个爱好,”从2006年开始,他在网络上一篇一篇地发表着自己的观点。一直到2009年,网易博客邀请他加盟,他顺势放弃了先前那个饱受服务器不稳定困扰的博客。在这里,他有了译者“方柏林”之外的一个名字:南桥——这是他从小成长的那座村庄的名字。

如果说翻译是微利劳动,那么博客的即时收益等同于零。更何况,是在工作与翻译的繁忙间隙,抽出时间写上两笔。自2009年5月登录网易博客起,至截稿前他已经发表博文491篇,最多的一个月里,他写了39篇。

与数量相匹配的,是内容的“博杂”。加上默认分类,南桥博客的分类项达到了34个。他喜欢“杂谈”,喜欢“教育”,喜欢“读书”,喜欢“英语”,喜欢“文化差异”。

“我的博客写得很杂。”方柏林承认说:“没有特定的话题,因此很多报刊找我写专栏,我都很为难,因为我也不知道该朝哪个方向去写。”相较于方向,他更在乎的是能否对读者施加影响。他写的《好姻缘是义无反顾》一文后面,有读者留言说看了很受启发,决定把私藏起来的私房钱交出来给老婆。这让方柏林觉得安慰:“这说明我的文章能有一点影响。”他把写博客的过程称作“大声思考”,成形的博文即是“大声思考的结果”,而这个结果“也冲击了读者。”“对我来说这是一件十分荣幸的事。”

无心插柳,也正是因为“杂”,才受到了不同背景和年龄层的读者的喜欢。第一眼望去,南桥博客平淡无奇。但它却最终收获了豆瓣九点博客点击率第一,全球华文阅读博客大赛一等奖。评委如是评价:“南桥在书评领域自有其长处,文字灵活、爽利,时现幽默,了无滞碍,通达人情世故。且立论可靠、表达准确,笔锋所至,常如庖丁解牛,肯綮立散……(他的评论)异于国内书评界的主流话语,也不同于其他对花边旧闻津津乐道的闲谈。书评界太缺少这种观点明确的书评和爱憎分明的书评家,因此他的价值不可替代。他博客中讨论生活的文章,也有不凡见识。”

在读图时代,方柏林用文字俘获了一大批读者。这件事情本身,就足够令人感动。

桐城人方柏林:一架“南桥” 横跨东西

教育者Berlin

在采访的最初,方柏林这个名字也曾令新金融记者感到困惑。它实在太容易让人想起欧洲的那座城市。以至于让人怀疑它的真实。但是对于西方人,这个名字却又轻易地得到了认同——在工作的大学,方柏林即被称作“Berlin”。

因为专业的缘故,硕士毕业后的方柏林来到俄克拉何马基督大学,成为了一名课程设计师。即便在美国,这也是个令人陌生的行业,但却与眼下流行的网络课程密切相关。“就是教你如何从教学法和学生心理的角度出发,设计出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课程来,包括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内容的由浅入深,教育信息的包装等。”方柏林解释说,教育设计实际上是一个帮助老师揣测学生心理的咨询角色。很多老师是内容的专家(subject matter expert),但并不知道“如何把茶壶里的饺子给倒出来”,尤其在网络课程越来越普及的今天,许多人手足无措于如何将讲台上的东西移植到互联网,而“这就是我去帮助他们的地方”。

教育是方柏林的事业,也是他的翻译工作和博文关注的重点。由于自己有小孩,所以觉得在培养子女、教育学生当中,“让青少年读书、读好书,对于他们的成长,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事。”除去翻译文学作品外,方柏林亦曾和西弗吉尼亚一作家合作,策划了一套诺贝尔文学奖作家小传的双语版(含语音),旨在希望青少年读者能一边读书一边学英语。

而博客中,教育是除去杂谈外最重要的分类,共有46篇,其中许多关于方柏林自己在美国的家庭。博文中,他的一双儿女分别代号为F3、F4,其次钢琴比赛后,方柏林发现学校选送参赛的,不是华裔,便是韩裔。中国的父母倾向于督促孩子勤加练习,这与西方教育理念中兴趣引导的理念相去甚远。方柏林因而有感,在博客中贴出自己孩子学校中的一条标语:童年是一场旅程,而非赛跑(Childhood is a journey, not a race)。

“中国教育体制下出来的人比较刻苦,这一点很值得借鉴。美国这边在基础教育阶段有一些东西需要下苦功的时候,家长和老师没有去引导小孩下一点苦功。”方柏林说,本身作为中国教育环境下走出去的一员,他对“练习”十分认同。但是涉及自己的孩子,他也“只能施加影响,但未必能左右。”方柏林的一双儿女都在美国上学,“周围都是美国人,受他们的影响太大。”他试图在孩子们的身上留下更多的中国烙印,跟他们说中文,送他们去华人学校。但是,“即便跟华人孩子们在一起,他们也说英文,只有我们大人强迫他们说,他们才会讲中文。”

一直靠翻译和博文“西学东渐”的方柏林在这里遭遇了尴尬。黄色外表白色内心的“香蕉人”渐成隐忧。对于未来,方柏林去留美国尚是未知之数,但是孩子们已经“不大愿意回去”。方柏林的两个孩子本来都有意蕴深远的中国名字,但是在博客中却变成了F3,F4。这也是应孩子自己的要求,方柏林说:“孩子们不喜欢那样。”

桐城人方柏林:一架“南桥” 横跨东西

对话Berlin

新金融:您说写博客主要是想把美国的情况写出来,告诉更多的国人,您在博客中经常提到教育问题,您能具体说说国内外的差异吗?

Berlin:美国很重视娃娃教育,其中一个表现就是美国把儿童阅读看做一个系统工程。有专门的公司帮儿童进行加速阅读测试,它会得出一个水平测试的报告,告诉家长孩子处于几年级的阅读水平,然后可以根据这个水平去图书馆选择适合自己的图书。这方便了孩子,也避免了家长给孩子挑书的烦恼。而国内在这一点上,做得还不够。

新金融:国内的教改工作一直在进行,对教材的争议也不断。近日国内又出现了上世纪30年代的《开明国语课本》热卖断货的现象,您觉得这能反映什么问题?

Berlin:这个现象反映了,国人已对现在的教材有所不满,而国内可选的针对孩子的课外读物太少,家长挑书没人指导导致跟风严重。这一点就应借鉴美国的做法,把阅读作为系统工程一般,针对孩子的弱点去设计读物内容,或者将已有读物加以包装设计归纳,让它们真正成为有功能的读物。

新金融:您是中国教育体制下教育出来的,您认为中国的教育有没有可取之处?

Berlin:在美国,家长和老师总想着用什么比较激动人心的方法,教小孩学习一项内容,比如1+2=3,他们居然为了让孩子学习,给0-9的这些阿拉伯数字分别标出点数,让小孩去数着加。相对来说,中国小孩数学一般都比较好,这和中文本身特性也有一点关系,因为九九乘法表背诵起来朗朗上口,有利于瞬间记忆,这一点英文就显得很笨重。

新金融:您对现在的精英外流现象怎么看?

Berlin:现在出国的人很多,但回国的人也很多。国内的发展越来越好,而移民国外越来越难,出去了生活单调,没有亲朋,所以我和一些在美的华人朋友也没有放弃回国的想法,如果让我再次选择,我未必会出国。现在人们的选择越来越多元化,我建议国人可以出来看看,在国外呆几年,真正了解了国外的情况,就不会盲目崇拜。

桐城人方柏林:一架“南桥” 横跨东西

关于未来教育的5个设想

文|方柏林来源|MOOC资讯

2014年,世界教育创新峰会(WISE)访谈了全球六百多位教育专家,总结了2030年的学校是什么样子,这是很有意思的活动。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对现状吐槽,或是盲目借鉴其他国家或者地区的模式,但缺乏更为长远的想象。未来的教育,应该是有有想像力也有实践能力的人去创造的。希望大家一起来做这种想象未来的工作。

我本人在高校工作,我对未来的高校发展是这样想像的:

第一,我想传统大学将面临深层的内部变革。

比如,实体大学规模将继续缩小,一些学校面临倒闭,一些大学拆解,资源围绕专业重组,会出现一些专业化程度极高的大学,与之相应的,是一些综合性大学将会“缩水”,砍掉不是自己所长、而本地区有其他学校更为专精的专业。教师工作成果的界定,将会比如今更宽泛,老师写小说、翻译,甚至网络上有影响力的文章,或是他们去组建发达的网络社区,促成了某项社会影响,都将被视作贡献和成果,而不仅仅把成果限定为学术论文和学术论著。

第二,跨国办学越来越多。

即便现在,就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高校跨国办学,如“上海纽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但是不足的一点,是资源分散,各自为政,恐有重复建设之嫌。未来我相信会出现一些教育“租界”,教育“特区”。卡塔尔政府这方面做得比较好,他们专门在多哈开辟“教育城”,吸引了包括弗吉尼亚联邦大学(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at Qatar)、康乃尔医学院(Cornell Medical College in Qatar )、得克萨斯农工大学(Texas A&M University at Qatar)、卡耐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in Qatar)、乔治城大学外交学院(Georgetown University School of Foreign Service inQatar)、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 in Qatar) ,以及法国的巴黎商学院(HEC Paris)、伦敦的伦敦大学学院(UCLQatar)等欧美名校。未来十五年,世界各地这样的大学城会增加,部分资源会实现共享,全球教育将会变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深度结合,好比如同今日的全球经济。

第三,部分大学和产业或区域经济会动态结合,有些大学将转为半工半读学校。

这种结合未必发生于教育资源充足的超大型城市,而是资源可能不足但属于某重要产业基地的中小城市。这些学校将带动教学法上的一些创新,工作和学习也会相互反哺,这种相互反哺将成为常态。前一段时间中国对美国加州沙漠中的“深泉学院”有很多报道。深泉学院是这种半工半读学校的一个极端案例,很多人怀疑这种模式能否在规模上实现扩张。美国其实有一些高校,没有深泉学院那么极端——小到只有二三十人,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比如肯塔基州的贝瑞学院(Berea College)和密苏里州的欧扎克学院(Ozarks College),它们都是正规大学,规模类似于其他小型博雅学院,但办学上用“工作式大学(Work Colleges)”的模式, 学生在学校都有工作,有不少依托于本地经济,比如密苏里州有一个出名的布兰森度假区、娱乐城。学生因为要工作,不用交任何学费。它们用这种模式已经经营了相当长时间,我相信它们的探索,会给未来的大学很多启迪。

第四,学生的自主学习将成为一种常态。

基于技术平台的自主学习(Self-Directed Learning)会迫使大学的学制更为灵活。学习借助技术手段,尤其是无处不在的移动技术,变得可以“大规模定制”。过去我们说“因材施教”,其实很难实现,因为很多学校通常没有经济实力,去逐个满足学生的具体需求。更多情况下,大学是按照工业时代的“批量生产”方式经营。但是由于教育技术的发展,个性化学习更容易实施了。学生未必需要按照同样的进度前进。过去一年一届的严格区分可能会有所打破,学生中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比较松散的“学习团”(cohort),学习团的学生可能一起开始上学,但是由于进度不一,大家会不同时间完成学业。由于个性化学习比较容易,一些大学可能会变得如同按月付费、随时去看的电影租借网站(比如Netflix)一样,大家可以按照学期出钱,随便你选多少课,只要你吃得消。与此同时,人们可以在不同大学就学,利用学分攒一个学位。这会使得学制变得没有那么重要,也给了人们接受正规教育的多种渠道和方法。随着教育的复杂化,教育届将涌现大量第三方机构和中介,提供学习认证和咨询之类服务,不依附于具体学校的教育“掮客”将会出现很多,这里会充满商机。

第五,我想在线教育会发生突破。

一些过去被人鄙夷的网络大学由于模式更为合理,成本更为有效,会异军突起,壮大起来。所谓“野鸡大学”会死掉一批,但是余下的网络学校、网络教育机构中间,我相信会飞出金凤凰出来。在线教育目前在国内是热门产业,也是朝阳产业,在未来的很多年内,这种情况都将继续下去。中小学虚拟校园比例我相信也会大幅度增加,大学招生与办学,与这些虚拟校园多有结合,比如学生可通过这些虚拟校园,在高中阶段修一些大学和高中都会认可的课程。有些和高校紧密结合的高中,在大学录取上,将不再依赖于统一的全国性考试。但是在线教育的发展,并不意味着传统学习和网络学习谁会吃掉谁。主流的学习方式,可能既不是砖和水泥这种实体学校的学习,也不都是鼠标和触摸屏这种环境下的网络学习,可能复合型学习(hybrid learning)会唱主角。另外,如今流行的慕课,未来的作用,就好比如今的电大,会起到一些拾遗补缺的作用,但是不会成为正规教育的主体。

目前社会上和高校内,对于高等教育的批评都很多,但是诸多批评仅限于批评,大家吐槽一番,最终不了了之。这种虎头蛇尾,关键还是缺乏对于理想状况的想象,所有讨论都基于现状。我这里不过是抛砖引玉,欢迎大家批评或补充。我也希望大家超脱现有教育思维的模式,去重新想象教育究竟应该怎么样?幻想未来是非常有意思也很有价值的活动,我想借助这次会议的平台,挑战大家一起去想象未来的教育。对子孙后代的未来有所憧憬,必然也会给我们每个人今日的工作增添力量。

本文为方柏林在2014年11月蒲公英教育智库和《新校长》合办的首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上的远程发言。

桐城人方柏林:一架“南桥” 横跨东西

中国家长最坑娃的十句话

文|方柏林来源|南桥的博客

中国家长和孩子交流的时候,有些说法充满负能量。即便说者无心,听者也会受害,这与我们这些话背后的信息暗示,以及我们整个世界观有关。我根据观察和经历列举一下。

10. “怎么这么不听话?”

不“听话”有孩子的问题,不容否认。教其尊重权威也是必需。但不听话往往意味着内在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解决办法很多。我自己的经验是,让其参与目标制定,给出选择,在实施方法上给予自主权,不去“微观管理”,孩子们会更为配合。另外,上面不像话更容易引起下面不听话。权威不是威逼而成,以身作则方不怒而威。更有权势者(包括父母)给弱势者(包括子女)先做,才会有示范效应。自己玩手机,却让孩子不要玩平板电脑,则产生虚伪,虚伪生拧巴,拧巴生怨愤,怨愤生对抗。上面不做好榜样,只要求下面,这是一种集体潜意识,影响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9. “你什么时候能跟人家一样?”

说一个人“跟人不一样”在集体主义文化里是批评,在个体主义文化里则是称赞。好莱坞电影里,男女恋爱中说“你和人不一样”是甜言蜜语和求欢必备话语,再怎么陈词滥调都有人爱听。对小孩子,美国人也成天灌输“你很特别”(You are special)。虽有矫枉过正之嫌,但利多于弊,胜过趋同这个坑娃的极端。孩子本来就不一样,其不同点可雕琢打磨,变成其杰出处。“若能出众,何必趋同?”(Why fit in if you can stand out?)

8. “这么粗心!这样的题目都会错?”

这里有两骂,一骂粗心二骂错误。骂粗心往往是不承认学习能力问题,而将其化作态度问题。出错或许根本不是来自粗心,甚至也非愚笨所致,而是学习没有达到相应阶段,知识视野里存在盲点,等等。此时在“粗心”之类态度上做文章系缘木求鱼之举。骂错和夸错一样坑人。

另外,错误本身不是坏事,总在机械重复的人,才不会出错。为避免错误不去探险,如何开拓更大的天地?不出错或许是尝试得不勤,挖掘得不深,努力得不够。学校家庭多属安全环境,在尝试中出错并不可怕。创业者说“早点错,多点错(Fail early. Fail often.)。若为错误而错误,固然荒谬,但若追求成功,出错时亦从容淡定,并利用错误得来的反馈来长进,则化腐朽为神奇。

7. “昨天地是他擦的。这次轮到你了。”

如果孩子说:“她(他)不动,干嘛指望我?”“为什么不让姐姐来擦桌子?”我们回答“昨天是他擦的。”是被卷进了孩子的游戏规则。他人不作为,自己就不作为,不过是相互比烂。家庭成员若好竞争,会终结为两种文化:一种是比烂文化,你不做我也不做,你懒我更懒,继而三个和尚没水吃。另一种竞争的结果是见贤思齐,你关心我比你更关心,你做事我会做得更多。这种文化导致积极向上。针对上面的争执,更好的说法是:“看我们谁为头来处理此事?”这是强调积极主动做事的人的领导力。两种说法,一种是在养缩头乌龟,一种是在培养领导素质。

6. “呀,又考一百分了,真聪明!”

我们以为这么夸是让孩子自信,但这么做代价不小,甚至得不偿失。再说自信也不是所有孩子的问题,甚至只能说是个小问题。心理学家卡罗尔·德怀克发明了“固定思维”(Fixed mindset)和“成长思维”(Growth mindset) 一说。她认为孩子的天赋,表扬与否也改变不了。最好不要让孩子认为是自己的聪明造成了一切,否则,聪明成为聪明人的绊脚石,他一辈子都会在这上面栽跟头。这些孩子太把聪明当回事,败不起。为了避免失败,会降低任务难度,唯恐丢掉“聪明人”的桂冠。少时同学中,有人到现在还没有走出“聪明”的阴影。在微信群里,只求用小机灵和小聪明震撼他人,并不顾真相与对错。而个人努力和方法的改进,则可以通过合理赏识而改变。一句话,我们多表扬可变的因素,如努力、认真、坚毅、负责,少表扬不可变的因素,如漂亮、帅气、聪明。

5. “地刚拖,不要在上面乱跑。房间刚打扫,别又搞乱了。”

孩子可能的理解:父母是懒汉,为了自己少做事不让孩子尽兴。另外一个信息,是玩耍是恶习。这样的家庭必定是肮脏的。大人主要出发点是少做事。为了少做事,让他人缩手缩脚。干净整洁是勤快人享用的。乱了不怕,脏了不怕,养成勤快收拾习惯才好。好的家庭,会像曾国藩说的那样晨起即扫,而不是来客人的时候才去打扫。好的环境主要是给自己享用的,不是给他人看的。不如在孩子玩的时候让他们去疯,让其玩就玩个痛快,提醒他们最后收拾干净。嬉戏中设置障碍,增设边界,会让他们玩得不开心,也影响创意的发挥。

4. “你大些,让弟弟。”

孩子可能的理解是:对错和公平,不比客观上的年龄重要。年龄是不可变的,无关公平、公正。另外,这么说是偏向一方,会让另一方心生芥蒂。不如进行正面的引导:“你们两个以后会是最好的朋友,学会互相照顾。”

3. “你看隔壁人家小孩,又考100分了。”

对于小孩来说,这种攀比杀伤力极大。他们听到这话,会认为我们不能赏识他们自己,而是以人之长,比己之短。与其补短,不如扬长。多识别、描述孩子各自优点,通过言行塑造其增长优势的习惯。如果说:“他考一百分,可是你也很强啊。你这画画得很逼真,你这追求完美的态度,他人不一定有。我为你感到自豪。”对孩子的造就会更大一些。

2. “[家务]这不是你做的事,快学习去。”

这句话以及背后的教养思路,会直接导致孩子未来的不幸。孩子脑力活动过多,做家务有时候是调剂、锻炼,也是他们对家的爱护,对人的关心。如果阻挡,或是到了合适的年龄不让参与,孩子可能的理解是:家务是别人做的事。这种信息下教育出来的孩子,就是传说中“没有家教”的孩子。他们在工作后结婚后,会成为他人累赘。做事总依赖未来的配偶等人,自己能躲则躲,一时看似讨巧,实则会把经营生活的权利拱手相让,自己坐以待毙地接受他人行动的结果,或是在牢骚满腹中恶化关系。如果这么说:“来,帮帮我,我们把音乐打开,一起来把家里打扫一下。我们需要拖地、吸地毯、擦厨房,你们愿意选哪个?”孩子会理解为:做家务是所有人的事,做家务是帮助他人。

1. “快点长大,哪天不让爸妈烦神就好了。”

这一点是中美家长“唠叨”时最大的差别。美国家长常说:“慢点慢点,你长得太快了!过几年我们就不能每天见到你了。”这让孩子感觉父母关心自己,喜欢和自己相处。中国家长有的感叹孩子长得太慢,恨不得他们马上成家立业自己抱孙子。对这话,孩子可能理解为爸妈嫌自己拖累,期盼自己早点离开。两种唠叨,一种背后的思维是视孩子为个人的祝福,一种则视自己为孩子的恩人。当然这也不只是中美两种养育文化的差别,而更多是优秀家长和平庸家长的差别,上述其他沟通方式也一样。

一孔之见,不尽合理,欢迎留言讨论或补充。

桐城人方柏林:一架“南桥” 横跨东西

上一篇: 上海宽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宽客帮策略交易执行系统)
下一篇: 听桥(听桥边姑娘的歌)
《吉林科伦康乃尔药业有限公司(吉林科伦医药贸易有限公司)》文档下载: PDF DOC TXT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