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原结果,全阴!”
今天上午,松江区广富林街道发展办主任陈宏祥又收到了工地群的消息——辖区内的7处工地,约1500名工人,抗原盒上的“一条杠”整整齐齐。
图说:核酸检测有序进行。受访者供图
最近,隔天一次抗原筛查、一次核酸检测已成为他们的日常。本轮疫情封闭管理至今,一个月来,这7处工地仍保持全员核酸和抗原筛查零异常的纪录。大家已经做好了复工复产的准备。
“无疫工地”如何打造?这得益于街道第一时间成立的工地疫情工作小组。“工地宿舍属于集中居住,这个群体一旦有一个出现感染,就会影响一大片,所以一开始就比较重视。”陈宏祥告诉记者,他们指导监督各工地建立了应急防控体系,落实专人对接街道防疫专班,为夯实防疫工作奠定基础。
相较于居民区而言,工地现场环境更复杂。考虑到核酸检测采样时可能会遇到高温阴雨、夜间临检等特殊情况,工作小组提前对工地现场的遮阳避雨、电源照明、区域划分等作了规划。“不仅要安全高效地开展核酸检测采样工作,也希望医务人员和工人的体验都相对舒适。”陈宏祥直言,“我们不能让他们在烈日下暴晒或者风吹雨淋。”
做好工地人员关爱帮扶工作,也成为防疫工作的重点。街道多次向各工地派送食品、防护用品等物资,及时妥善解决各工地的燃气配送、药品购买、送医就诊等生活需求。考虑到蔬菜保鲜时长有限,由街道牵头组建了工地物资保障联络群,各个工地可以直接在群内采购到保质保量保时效的物资。“在点点滴滴的小事中,让我们感觉很温暖、很踏实。”负责华政松江校区拓展工程的王永乐连连点赞。
本报记者 杨洁 通讯员 刘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