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陵市化楼镇域面积 83.95 平方公里,全镇辖13个行政村(80 个自然村),共有农户11384户、人口40985人,耕地8万亩,镇域内以第一产业为主,是典型的传统农业乡镇。自2020年起,化楼镇利用土地增减挂钩政策,深挖闲散废弃地潜力和后劲,实施“摸底、确权、盘活”等举措,大力推进闲散废弃地盘活利用,解决闲散废弃地“到底多少、归谁所有、如何经营”等问题,把闲置资产变为振兴资产,乡村振兴路子越走越宽。
四级联动“摸实”。镇党委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三资”清理工作专班。融合党建办、经管站、派出所等7个部门,将管区全体干部分为12个工作小组,带领村党支部发动党员干部群众,形成镇、管区、村、户四级联动。在村内建立“干部带头、党员联户”机制,开展全面摸底排查。以郑博士、陈家为试点村,由党支部书记带队党员干部,“组团”围绕村庄“转一圈”,对闲散土地、林地、坑塘和废弃建筑进行无死角、拉网式、全覆盖深入摸排,逐一立项,建立“三资”清理工作台账,明确清理范围。通过三资清理,收回闲散地及坑塘共2812亩,并对外承包,共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154万余元。
明确权属“管好”。为改变以前闲散地“谁用属于谁”,集体所有权有名无实的现状,镇党委派出经管站、派出所和法律顾问到村讲解政策,通过走访入户、发放明白纸等形式营造舆论氛围,进一步转变群众观念。村党支部召集党员和群众代表召开村民大会,报告闲散废弃地现值和使用情况,明确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归属。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对成方连片的由镇政府通过产权交易平台招投标统一发包,规范经营;分散地块由村集体与群众签署发包合同,规范合同档案管理,做到集体和群众各有一套“明白账”。哪是集体的、哪是户家的,一清二楚、明明白白,为闲散地清理利用打下扎实基础。同时,开展闲散地清理盘活后,锻炼了村级班子战斗力,提升了班子威信,解决了大量历史遗留问题,共消除涉地信访热线矛盾纠纷23件次。
分类施策“用活”。对清理后的零星地块、坑塘,发挥党建共同体和村级党组织优势,改善人居环境,发展“边角经济”,栽种绿化苗木,发展池塘生态养殖,兴建光伏项目,村集体与农户按照合同约定比例享受分红收益,实现群众和集体“双增收”、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提升”。对清理出的面积较大、成方连片的土地,根据村庄地理位置、资源禀赋、历史传统等发展特色产业,探索多样化发展模式。化楼镇蔡家村将121.47亩老窑厂地变废为宝,通过镇政府、村集体与中嘉益农(山东)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对接,平整部分土地,发展畜牧养殖,同时深挖坑塘,将窑厂地摇身变为周边784亩耕地的蓄水池,大大改善了周边村庄的灌溉条件。根据村庄发展需要作为建设用地,借地生金。双庙高村在清理出112亩闲散土地的基础上,结合人居环境整治,着手清理闲散宅基地,集中拆除危旧房屋27户,13.95亩,规划扩建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晾晒场,为社内300余亩耕地提供农机、晾晒服务。
(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