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建民(闽南师范大学两岸一家亲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
连续两年时间的台湾“疫情经济红利”逐步结束,受俄乌军事冲突蔓延、美西方经济能源制裁、新冠疫情持续蔓延与美持续大幅加息等因素影响,国际能源与原物料价格大幅上涨,外部需求弱化,台湾经济受到显著影响,外贸出口增长逐步下降,经济增长预测也不断下调,当局最新预测全年经济增长下调至3.06%,刚好“保3”。2023年在国际经济持续下行压力与复杂的国际政经环境下,台湾经济增长会持续走低,预计全年增长2.75%。
经济增长放缓,民生问题突出
台湾电子与半导体产业优势在新冠疫情蔓延期间得到充分展现,实现新一轮大发展,也成为带动台湾外贸与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2022年前三季度,台湾产业与经济这一优势仍有所延续。但俄乌军事冲突蔓延、美西方经济能源制裁与美连续大幅加息,对全球经济供给与经济持续造成重大影响,台湾经济受到外部因素影响明显增大,外贸出口下滑,影响到经济增长,呈现明显的“前高后低”特征。台经济发展部门公布的经济景气报告显示,9-10月,台湾连续两个月出现代表经济疲弱的“黄蓝灯”,景气领先指标连续下跌12个月,并可能持续到年底,未来可能转为代表经济低迷的“蓝色灯号”。台湾第1季度实质增长3.14%。第2季经济增长预估为3.08%,第3季度经济增长4.01%,较8月预测的4.71%下降了0.7个百分点,预计第4季度仅增长1.52%,全年经济增长也下调至3.06%。
2022年,台湾民生问题相对更为突出。物价与工资则呈现逆向发展,即物价显著上涨,而工资未涨,甚至还出现下降。受国际能源价格等上因素影响,台湾进口原物料价格上不涨,带动岛内消费者物价出现明显上扬。1-9月,台湾消费者物价上涨3.07%。部分民生食品价上涨较快,一年内多次出现严重的“蛋荒”现象。据统计,1-10月,台湾平均食物类消费品价格上涨5.9%,其中鸡蛋价格上涨31.7%。11月,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17项重要民生物资”平均年增长6.53%。除蛋价外,面粉(及面制品)与米价分别创下135个月与81个月最大涨幅。在“台湾2022年代表字”评选中,“涨”字高居第一,充分显示了民众对民生物价上涨的关注。尽管经济保持了一定的平稳增长,但工薪阶层的工资却出现下降。依台湾主计部门统计,2022年1-9月,受雇员工实质性薪资为4.1万元(新台币,下同),年减少0.07%,这是自2014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尽管同期受雇员工经常性薪资为4.4万元,同比增长2.99%,但低于同期物价上涨3.07%,扣除物价因素后,受雇员工实质性性薪资也呈现下降状态。另外,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失业率也处高位,年前数月一直在3.6-3.8%之间。不过,由于美元升息对包括东亚在内的全球汇率市场的影响,特别是日、韩货币贬值高于台湾,导致台湾人均GDP总量于2021年超越韩国后,又于2022年超过日本。
外贸增长先高后低,大陆仍是台最大出口与进口市场
外贸在台湾经济发展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2022年上半年外贸易进出口仍呈现较快增长,下半年逐步放慢,尤其是出口下降显著。
外销订单是外贸出口的领先指标。据统计,2022年上半年台湾外销订单达3392.9亿美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6月外销订单创历年同月新高,此后外销订单增长放慢,9月开始负增长。台经济部门统计,10月外销订单金额为554.0亿美元,年减6.3%,为连续二个月呈现负成长; 预估11月外销订单金额为540亿美元至560亿美元,年减17.6%至年减14.5%,11月外销订单恐难翻红。特别是10月份,外销订单除电子产品有9.6%的增长外,其他主要门类产品创造资讯通信产品小幅下降0.3%外,其余均大幅下降,下降最低的机械外销订单下降25.3%,最高的光学器材外销订单下降43.4%。
2022年外贸不仅呈现“前高后低”,而且“出口弱于进口”。上半年,台湾出口额达2466.8亿美元,进口2189.7亿美元,均创历年同期新高。上半年外贸顺差达277.1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6.5亿美元,但相较日本、德国、韩国等纷纷出现外贸逆差,台湾仍保持较大顺差,更显台湾出口实力与竞争力。包括半导体产品在内的电子零组件产业仍是出口主力,占出口总额比重由2012年的25%上升到 2022年上半年的41%。下半年,台湾外贸增长开始放慢,尤其是出口自9月开始负增长。1-11月,台外贸总额8404.17亿美元,同比增长11.6%。其中,货物出口4437.83亿美元,同比增长9.4%,货物进口3966.34亿美元, 比增长14.3%。其中9月外贸出口开始负增长。
从外贸产品出口结构看,1-11月,台湾地区前五大出口产品分别为电子零组件、视听产品、基本金属及其制品、机械与橡胶塑料等,分别占出口总额的41.48%、13.42%、7。76%、5.93%与5.49%。合计占出口总额的74.09%。其中,11月所有出口产品类别均出现下降,特别是支柱产业的电子零组件同比下降4.9%,终止连续42个月的正增长。不过,台湾外贸出口地区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台湾对大陆出口显著下降,对其他主要经济体出口仍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态势。1-11月,对大陆及香港出口1716.37亿美元(同比下降0.1%,占比38.7%)、东盟748.96亿美元(同比增长17.4%。占比16.9%)、美国693.91亿美元(同比增长15.9%,占比15.6%)、欧洲379.54亿美元(同比增长8.6%。占比8.6%)、日本310.31亿美元(同比增长17.2%,占经7%),可以说大陆(及香港)是台湾五大出口市场中唯一负增长。11月,除对日本出口仍增长外,其他主要市场出口均出现负增长,尤其是对大陆及香港出口同比下降20.9%,他十年来对大陆及香港最大出口衰退纪录。
1-11月,台湾五大进口产品分别是电子零组件、矿产品、机械、化学品、基本金属及其制品,分别占进口总额的23.32%、19.70%、11.18%、8.46%与6.67%,合计占69.32%。而五大进口市场分别是中国大陆(及香港)798.68亿美元(同比增长4.4%,占比20.1%--大陆占19.8%、香港占0.3%)、东盟504.07亿美元(同比增长16.6%,占比12.7%)、日本503亿美元(同比下降1.6%、占比12.7%)、欧洲460.92亿美元(同比增长8.1%,占比11.6%)、美国419.18亿美元(同比增长17.9%,占比10.6%)。就是说,台湾五大进口市场战比相对均衡,而大陆(及香港)已是台湾最大的进口市场。
台湾地区对外投资与涉外经贸合作格局出现重要变化
受美对华贸易战、科技战延续与整体国际经济格局变化影响,一方面,台湾积极加强与有关国家或地区的经贸关系,另一方面台湾对外经贸合作格局与主要国家或地区投资格局出现新变化。台湾方面在谋求拓展国际空间的考虑下,依靠台湾经济尤其是电子半导体产业优势,持续加强与有关国家或地区的经贸交流与合作,并在全球范围确立了重点开拓对象,特别是对美。美国启动“美台21世纪贸易倡议”,双方也开展首次协商讨论。美国还持续推动建立包括台湾在内的所谓“四方芯片联盟”,尽管未能顺利推进,但还是促成台积电加大对美高端芯片投资,美台经济合作取得重大突破。
2022年,台湾对海外地区投资下降,而且地区差异较大,呈现不平衡、不稳定状态。依台湾经济主管部门统计,1-10月,批准对海外投资总额124.94亿美元,同比下降8.96%。大陆依然是单一市场的最大投资市场,同期为41.64亿美元。另外,新加坡、美国、韩国、越南等也居投资前列。近年台湾对美投资总体呈现显著上升趋势,2022年上半年对美投资7.91亿美元,同比增长146.05%。但这并没有包括日前台积电宣布对美总计400亿美元高端芯片巨额投资与环球晶圆公司年中宣布的对美投资50亿美元兴建半导体的项目。台商对新南向国家投资显著回升,2022年上半年为20.65亿美元,首次超过台商对大陆投资的17.96亿美元。其中1-10月对新加坡投资达29.9亿美元,仅次于对大陆投资。另据上市公司资料,2022年第1季度台湾地区上市公司在新南向地区投资收益达1621.8亿元,年增长187.58%;台上市公司在大陆投资收益为1026.45亿元,年减10.63%。台湾中华征信所认为,上市公司首次出现新南向投资收益弯道超车大陆的情况,且呈现黄金交叉状态。依美国智库专家调查,移出大陆的台资企业有63%计划转移到东南亚地区,而且考虑移出台湾的企业也有68%计划去东南亚,只有21%计划到大陆投资发展,显示新南向地区的核心区东南亚仍是台商转移投资的热点地区。特别是台商对大陆没有大型代表性投资案,却在美、日、印与东南亚等有多个大型代表性投资案。2022年,除台积电与环球晶圆宣布在美巨额投资外,富士康宣布与印度瓦达塔集团、印度古吉拉特邦政府签署联合协议在该邦合计投资195亿美元兴建半导体芯片厂,计划与泰国国家石油集团合资首期投资10亿美元生产电动车;日月光半导体在马来西亚规划投资5亿美元兴建芯片封装测试厂等。可以说,2022年,台湾地区明显朝海外投资转向。
台湾制造业平稳发展,高科技产业优势更加显著
台湾制造业仍有较强竞争力与市场适应能力,在外部环境恶化下仍保持较稳定发展态势。2022年,台湾制造业生产与外贸增长表现基本一致,呈逐季下降趋势,第3季度开始负增长。但电子信息产业一直保持较快增长,前三季增长15.85%,其中集中电路产业增长38.08%,充分显示了台湾优势制造业很强的竞争力。另据台湾有关部门统计,2022年第2季度,台湾制造业岛内固定资产金额5397亿元,年增长25.8%(季增长11.6%),创历年同季新高,主因是半导体厂商投资先进制程产能及记忆体与印刷电路板持续扩增产能。第2季制造业营业收入(包括海外生产)87226亿元,年增长10.4%(季增长4.3%),创历年同季新高,主要是受惠 5G、高交通运算与车用电子等相应应用需求增加,带动信息电子产业营业收入增加。台湾电子、半导体等知名大企业营业收入普遍增长,其中台积电第三季度合并 营业收入6131.4亿元新台币,同比增长47.9%。1-10月,代表台湾高科技产业发展的三大科学园区营业收入总额达35026.3亿元新台币(1178.1亿美元),同比增长16.32%。
电子与半导体依然是台湾最具竞争力与表现亮丽的产业。2021年,台湾半导体行为总产值约1000亿美元,占制造业总产值的约20%;集成电路出口1240亿美元,占全球集成电路出口的15.2%。 2022年1-7月,台湾半导体行业总产值达约640亿美元,同比增长32%;1-8月集成电路出口1240亿美元,占台湾出口总额的约40%。台湾经济发展部门预计2022年台湾半导体产业产值接近5万亿元(4.98万亿元),年增长19%;台湾集成电路产业全球代工比重为63%,侧封比重占58%,设计占20%。
由于半导体产业用电量大,电子工业发展增大了台湾的缺电压力。台湾工业部门用电占用电总额的比重于2022年5月突破60%,其半导体所属的电子及电脑通讯业用电快速增长所致,所占比生由2012年的16%上升到2022年5月的23%。
台湾企业集团“疫情经济”效应延续。2022年11月8日,台湾“中华征信所”8日发布最新2022年版“台湾大型集团企业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台湾几乎是全球“疫情经济”效益的最大获益者,过去5年百大集团台湾子企业增加330家,尤其是2019年开始,台湾分子企业增加家数都远高于海外投资及中国大陆投资,显示百大集团对于台湾投资的信心增强,优先在台湾加码投资,对台湾就业与经济增长贡献很大。特别是2021年不仅缔造台湾史上首度百大集团零亏损及资产、营收、获利等9大历史纪录(包括资产总额达到131.9万亿元、营收总额35万元,年度税后纯益3.76万亿元,税后总额增长85.7%,平均纯益率16.51%,平均资产报酬率6.41%,平均净值报酬率15.32%),获利前4大族群集中于资讯科技制造集团、金融集团、航运集团及塑化集团。预计2022年百大集团获利再创新高,其中在上半年税后纯益维持成长的情形下,全年百大集团的税后纯益总额有望再创历史新高。
金融市场波动剧烈
受国际经济政治形势与金融市场变动影响,2022年台湾金融市场呈现较为显著的波动态势。
近年来,台湾股市受美国经济与股市行情影响显著,大盘基本上随美股市变化,前两年台湾股市出现一波持续上涨行情,台湾股票加权指数从8000多点一度上涨到2022年初的19000点左右,到达高峰。随后,台湾股市出现剧烈波动,连续大跌,一度跌至11月的13000点以下,12月才有所回升至14000点上下,一年时间股价下跌5000多点左右,许多投资者损失惨重。股市下跌,外资撤退,导致资本市场资金大幅外流。台湾货币主管部门统计,2022年第3季度,台湾金融账净流出238.5亿美元,已是连续49个季度为净流出,累计流出突破7000亿美元(7031.1亿美元),其中主要原因是外资大撤退所致。
美国为遏制通货澎胀,持续大幅升息,严重干扰国际金融市场,造成包括日本、韩国与中国台湾地区等在内的全球许多国家或地区货币贬值,金融市场动荡。不过,新台币兑美元汇率则变动频繁,年1月17日涨至27.607:1 ,创下25年来新高;随后俄乌军事冲突爆发,加上随后美国不断升息,新台币持续贬值,分别于2月底跌破28元、4月跌破29元、80月失守30元,9月与10月又先后跌破31元与32元。11月,新台币又出现升值,11月14日升到 31.04元。但相对日本与韩国等大幅贬值,新台币贬值幅度相对较小。
另外,台湾房市也受经济下行压力等因素影响,交易与价格双双下跌。依台有关部门统计,2022年10月,全岛房屋交易量为2.2万栋,同比下降25%;1-10月合计房屋交易量26.6万栋,同比下降4.5%;预计全年房屋交易量低于2020年的32.6万栋,为新冠疫情发生以来近三年来的新低。其中,22个县市中,有14个县市交易量为负增长,六大城市只有台中市维持正增长。
2023年台湾经济发展不确定性进一步上升
俄乌战争持续,能源危机蔓延,国际政经形势持续多变与动荡,2023年全球步入经济衰退的机率升高,台湾经济增长将继续放慢。台湾主计部门于11月底最新预估2023年台湾经济增长2.75%,即降至3%以下。台湾民间机构预测2023年台湾经济增长也多在3%以下。
俄乌战争仍在持续,美欧对俄经济与能源制裁仍在延续,美对华贸易战与科技战持续升级,加上新冠疫情难以彻底结束,影响到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国际需求下降与弱化,国际贸易增长乏力,影响全球经济增长,外向型经济的台湾所受影响更趋明显,2023年经济发展不确定性持续升高,预计台湾制造业生产、外贸出口与岛内投资均呈现较低增长态势,也不排除持续负增长的可能性。特别是,美国对华贸易战、科技战等与中美经贸博弈对台湾经济发展仍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台湾民进党当局在持续遏制两岸经贸交流合作的同时,强化台美经贸关系及台湾与新南向地区的经贸关系,台湾对外经贸格局会持续调整与变化。
台湾专家提出台湾经济必须提防“疫情经济”由“极盛而衰”的冲击,并提出三个警示趋势:一是不要轻看“慢性经济衰退”的威力。因为V型反弹的“疫情经济”,来得快也去得快。全球经济虽期待2023年美国停止升息后有望反转,但 “慢性经济衰退”趋势可能拉长经济衰退时间。
二是审慎迎接景气寒冬。全球经济放缓,也形成新的营运压力,企业不仅要调节库存、减少支出、做好财务控管,更要积极因应。
三是以核心技术、本土产能、产业话语权三个关键要素,巩固台湾诸多战略产业在全球供应链的“不可被替代性”。台湾企业必须与全球供应链紧密结合,但面对“供应链去台化”隐忧,必须以核心技术作为产业话语权的筹码,严守台湾投资优先、台湾生产优先的原则,避免台湾先进制造业因过多海外投资,丧失本土优势。但在美国强大压力下,台湾企业能否做到这一点,则存在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