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当年写对联
文丨青山青(高亚聪)
三十多年前,父母健在时,每年过年,我都回农村老家过。感觉农村过年年味浓,亲情厚。过年这几天,老家的乡里乡邻家家户户的屋院都张灯结彩,非常的喜庆热闹。使人的心情非常快乐充实。释放了工作压力,心里很是踏实。那时候,离过年还有十多天,老家弟弟妹妹和夲家哥们们就给我写信,问我什么时间回去过年?能否早点回去,因为左邻右舍的夲家乡亲们和同村的乡亲们都已买好了大红纸,在等着我回去给他们写对联,(农村叫对子)。我一回到老家,立刻就忙碌起来。把炕桌放好,把毛笔找出来,把墨研好。把已裁好的一家一卷的大红对联纸打开,一副一副地铺在炕桌上写对联。对联内容是家人们早已在集市上买回来的《农家历》中的春联作品。随着每年的国家政治气氛的变化,对联的内容也就每年都有些不同。
农村农民因为住平房,都各自有院,又养鸡又养鸭,又养狗又养猪又养驴的,什么草屋子,存放粮食及生活杂物的屋子,等,房子比较多。窗戸和门就多,因此,对联和横批的红纸黑字作品用量也就相应的多。腊月末临过年那些天,写对联把我累的胳膊手腕酸疼。一直写到大年三十。有的人家忙,大年三十上午才把红纸送来,我写完,他们拿回去就贴。墨字还没干彻底,墨香飘飘,就一路扯着端着拽着地拿回去烧浆糊贴对联。
往水井架上贴的,是一竖贴的红纸条:井泉水旺。往牲口圈贴的是:六畜兴旺。往大门口对着的木头或石头上或树身上矮墙上贴的是:岀门见喜。往卧室炕的墙上贴的是:抬头见喜。
印象最深的是写春条,老家人叫炕条。把大红纸裁成三厘米宽,顺着整张大红纸的最长度的边裁下,然后用小楷写春条。春条都贴在炕稍的墙上,斜着贴。春条一般都是上了岁数的长辈凭记忆口传,《农家历》里没有。我当年写的春条内容是我一堂叔伯大爷高生义口传给我的。他是残疾退伍军人,解放战争中与董存瑞是战友,在打隆化的战斗中负伤,把左侧胳膊打断了,后经野战医院治疗,虽未截肢,但胳膊不能回弯,总是端着。我叫他三大爷(即三大伯)。高高的个子,说话利落,衣着很讲究。记着我当年给乡亲们写的最多的春条内容是:"宜入新年好,财神来到了,牵着金马驹,驮着大元宝。迎财神,乐滔滔,新的一年日子好,芝麻开花节节高!大吉大利!"还有:“宜入新春乐,财神家中坐,金子堆成堆,元宝垛一垛,人财两旺好,老少齐安乐。大吉大利。"
不仅对联是各家自已买纸自己写或找人写,就连挂钱也是各家自已剪刻。自制几把大小不一的切厚纸的剪刀,把五彩纸裁好订在挂钱样子的下面,垫上一块小方木板,依着挂钱样子的空隙一刀一刀的小心翼翼地用极锋利的剪刀口切下去,再把碎纸挖出来扔掉,等把挂钱样子的各个空隙下面的五彩厚纸都切掏完毕,一夲子三十张或五十张的各色挂钱也就制作完成。可以把挂钱一张张的贴在对联的横批下,五颜六色,崭新悦目,顿时浓郁了节日气氛。我老家村子里刻挂钱最有艺术的人是劳万良,他是我高中上两届师兄,心灵手巧,能钻研,肯吃苦。他刻的挂钱下刀特别整齐,小刀切的边一点毛毛碎碎都没有,制成的挂钱就是纯美的剪纸艺术作品。
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逐年深化,市场化经济全面实行,各家各户的春节对联也就相继告别了自已买纸自已写的时代。现在,春节前夕的各类市场上,春联横批福字和挂钱,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人们的春节氛围也不再是当年的那么极简。说明时代发展了。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了。真正是好日子福日子让人们过上了。虽然如此,而我却总忘不了当年穷苦生活时的过年情景。尤其是我给乡亲们写对联的那一幕幕。
(2021.2.3于金厂沟梁勿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