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上午,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发布2022年上海网络犯罪检察白皮书。去年,上海检察机关受理审查逮捕、审查起诉网络犯罪案件6313件10803人,电信网络诈骗及其上下游关联犯罪增幅趋于平缓,但利用网络实施经济金融犯罪案件上升趋势明显,给监管带来新挑战。
白皮书指出,与新业态新技术伴生的网络犯罪“黑灰”产业链不断迭代更新,技术性、专业性显著增强。如绕过平台反作弊机制实现多平台登录大量账号实现快速引流、利用编程解码技术制作脚本、避开企业安全防御机制修改系统数据等。
在一起典型案例中,被告人就通过技术手段同时登录上千个账号,向网络用户群发高仿奢侈品信息。2019年起,薛某等6人受人招募成立引流团队,为高仿奢侈品提供引流推广,并根据成功引流人数非法获利。薛某等人或通过电脑端引流,利用多开登录软件,同时登录各类自媒体平台账号,发布自行编辑的含有销售高仿奢侈品的推广文章、视频;或通过手机端引流,利用云控设备控制千余台手机同时登录各类自媒体平台账号,群发含有销售高仿奢侈品内容的信息进行推广。通过上述方式,薛某等人非法获利人民币数十万元。2022年11月,薛某等人因犯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至6个月不等,并适用缓刑。
此外,利用网络实施赌博、非法集资犯罪等案件尽管有所回落,但犯罪手段智能化、隐蔽化,查处难度加大。白皮书表示,利用区块链、元宇宙、虚拟货币、二元期货平台等为噱头的各种新型概念和方式进行的经济犯罪行为不断涌现,隐蔽性、利诱性增强。网络犯罪与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交织特点明显,以前端网络引流制假售假侵犯商标类案件高发,实施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服务商标、商业秘密等新类型案件逐年增多。利用各类网站、App等互联网平台以及自媒体交流平台发布非法金融广告误导和引流投资人,实施金融领域的非法经营案件多发。
白皮书提醒,个人信息泄露是网络犯罪链条中的关键环节。从办理的案件情况来看,公民个人信息泄露的主要原因包括App过度、违规收集公民个人信息,公民个人出借身份证和银行账户,犯罪分子使用撞库、“爬虫”技术,发送钓鱼网站欺诈链接等方式方法违规获取等。
栏目主编:王海燕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图片编辑:邵竞
来源:作者:王闲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