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定制一枚”的噱头生意,不好做了
9月22日,#DR钻戒成本4000卖1.5万#登上微博热搜第一,话题阅读次数高达3.7亿。
据媒体报道,在同克拉、相似颜色和净度下,DR钻戒要比竞品售价高出数千元;此外,DR“一生只能定制一枚”的营销套路翻车不断,有淘宝店主声称800元就能抹去购买记录。
9月25日,DR钻戒官方发布声明,表示相关传言不实,并再一次登上微博热搜第一。
DR表示,DR钻戒购买成功后,用不可逆加密技术加密后的购买信息,会上传至国家信息中心发起的BSN区块链。所有购买记录不可篡改,永久不可删除。
然而,DR官方声明并未得到网友认可,在评论区中,“营销噱头”“智商税”“怨种戒指”等高频词汇代表了大多数网友的心声。
难道DR钻戒的购买记录真的可以消除?
其实,能不能消除,是不是“一生定制一枚”已经不是网友质疑DR的关键——
人们已经看透了DR的营销噱头;以更重的口吻来说,DR的营销就是一场赤裸裸的骗局。
1.DR钻戒怎么火起来的?
有网友认为:“与其说DR是一家珠宝公司,倒不如说是营销公司。”
竞争激烈的珠宝市场上,如何进行差异化定位,找准品牌核心竞争力,是一件并不简单的事。
而DR钻戒给出的答案是:“通过‘男士一生仅能定制一枚’、‘一生只送一人’等品牌理念的传播,及对‘一生·唯一·真爱’品牌文化内涵的诠释,成为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求婚钻戒品牌。”
在DR钻戒官网上,可以轻松找到“真爱查询”入口,验证绑定唯一“真爱编码”。附有情感价值的钻戒俘获了男男女女的芳心,提高了品牌认知度。
通过广为人知的品牌营销,DR钻戒的毛利率(珠宝首饰)达到了惊人的71.5%,而消费者所熟悉的周大生、曼卡龙、菜百股份、老凤祥、中国黄金的毛利率,远不及DR,分别为22.16%、20.35%、11.82%、7.69%、4.35%。
高毛利率的背后,是DR钻戒供应链管理的精细。据DR钻戒(迪阿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半年度报告介绍,“公司采取轻资产经营策略,所有商品采用委外加工的生产模式。”
代工生产的模式帮助DR引入外部力量,从而更专注于品牌营销、公关传播等方面,有助于更好的收益回报。
2.毛利率70%背后的危机
然而,超出70%的毛利率并没有让DR钻戒稳坐钓鱼台。相反,DR目前正面临最大的考验。
DR钻戒2022年半年度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DR营收和利润双双下降。
此外,DR(迪阿股份)9月23日盘中创下上市以来新低,截至收盘跌3.22%,总市值180亿元,较其上市首日收盘时的660亿元减少480亿。
对于营收、利润双双下降,DR在年度报告中归因于“公司短期业绩受到疫情影响有所回落”,“但从底层驱动力来看,求婚和结婚属于刚需,以此为基础的情感表达需求会推迟但不会消失”。
事实真的如此吗?
民政部公布的《2021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年依法办理结婚登记764.3万对,比上年下降6.1%。结婚率为5.4‰,比上年下降0.4个千分点。
这是自2003年以来,结婚人数首次低于800万对大关,也是36年来(民政部网站公布有1986年以来的数据)的最低数据。
适婚人口的增加,并不意味着结婚人口的增加。当前受各方因素影响,90后、00后的结婚意愿并不像想象中的强烈。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0年中国人口普查年鉴》显示,2020年,男性平均初婚年龄为29.38岁,女性为27.95岁。
此外,受疫情影响,超前消费、盲目消费行为逐年减少,人们的理性消费意愿占据上风。
在社会消费需求萎缩背景下,缩减非必要消费品的支出是大多数人的消费态度。
更核心的原因,是人们看透了钻石这个“百年骗局”。
1947年,全球最大的钻石开采公司戴比尔斯为了推广钻石,打出了闻名于世的品牌广告语“钻石恒久远,一颗永留传”。在戴比尔斯的炒作下,钻石一跃成为媲美黄金的珍稀物质。
然而,归根结底,钻石不过是“是碳在地底下压久了”。
3.DR的自救
DR不是没想过自救。
2022年上半年,DR仍积极投入拓展布局线下渠道,实现逆势扩张:半年内净增加门店91家,终端门店数量较期初增长19.74%。
线下门店的增加有助于品牌认知度的稳步提升,同时可借助线下门店搭建的私域流量,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运营渠道。
DR内部还在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基本完成了端到端的信息流覆盖、新零售业务中台的搭建,助力持续发展和创新。
此外,针对过去委外加工生产模式造成的设计不足问题,DR加大了产品设计研发和技术创新力度,半年内共申请了256件外观专利和5件实用新型专利,上线181个新款,并全新发布黄金婚嫁系列。
作为国内珠宝首饰行业的头部品牌,DR以“一生只能定制一枚”的营销策略,获得了较为强大的品牌影响力。
然而,随着社会心理变化,DR的“真爱营销”能否持续获利,还需经过市场的考验。